Toggle navigation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首页
关于期刊
期刊信息
编委会
党建专题
期刊在线
刊期总目
优先出版
当期目录
E-mail Alert
新闻公告
关于作者
中文投稿指南
伦理学声明
编辑方针与同行评议
开放获取、版权和许可声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1.
降糖三黄片抑制糖尿病小鼠胰岛细胞的内质网应激和自噬
张文婧, 胡兆霆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 (
9
): 1317-1323.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2.09.07
摘要
(
6577
)
HTML
(
49
)
PDF(pc)
(1911KB)(
73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降糖三黄片对db/db小鼠血糖调节和胰岛细胞损伤的影响以及糖脂毒性诱导的胰岛细胞内质网应激和自噬初期的保护机制。方法 40只db/db小鼠随机分为db/db、db/db+JT(L)(1.32 g/kg)、db/db+JT(H)(2.64 g/kg)、db/db+Met(0.225 g/kg),以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n=10)。干预8周,检测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观察胰岛细胞形态变化。体外培养小鼠胰岛细胞(MIN6),将其分为4组:Control组(5 mmol/L葡萄糖),HH组(22 mmol/L葡萄糖+0.1 mmol/L棕榈酸),HH+JT组(高脂高糖组条件基础上+5%降糖三黄片含药血清)和HH+JT+SP600125组(降糖三黄片组条件基础上+20 μmol/lSP600125)。流式术检测MIN6凋亡,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与自噬初期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中药有效改善糖脂代谢水平(P<0.05),延缓体质量持续增长(P<0.05),但对饮水量改善效果不明显(P>0.05)。HE染色发现降糖三黄片可修复胰岛细胞损伤。体外实验中,流式检验发现HH组胰岛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HH+JT组可以减缓其凋亡(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降糖三黄片含药血清会显著减低由高脂高糖引起的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以及自噬初期相关蛋白的高表达(P<0.05)。干扰内质网应激可显著降低降糖三黄片含药血清对高脂高糖诱导的MIN6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胰岛细胞凋亡和自噬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降糖三黄片对MIN6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和自噬实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2.
改良Mayo内镜评分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宋泽军, 张明君, 任渝棠, 姜 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 (
7
): 997-1005.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2.07.05
摘要
(
5136
)
HTML
(
46
)
PDF(pc)
(1016KB)(
63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改良Mayo内镜评分(IMES)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1年11月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及内镜资料,共纳入167位患者。内镜病变严重程度采用Mayo内镜评分法(MES,0~3分),及溃疡性结肠炎镜下严重程度指数(UCEIS,0~8分)进行评分,内镜下病变范围采用Montreal分型。将MES评分同Montreal分型结合得出改良Mayo内镜评分。结果 IMSE与改良Truelove和Witts疾病严重程度分型、Mayo评分(MS)以及部分Mayo评分(pMS)相关性(r=0.712、0.784、0.703),优于单独MES(r=0.642、0.754、0.604)、Montreal分型(r=0.598、0.628、0.603)以及UCEIS(r=0.670、0.767、0.677)。ROC曲线显示IMES对诊断重度、中-重度UC的临界值为4.5、3.5,曲线下面积(AUC)优于单独的MES、Montreal以及UCEIS。IMES与各项临床化验指标均有相关性,r值为C反应蛋白(0.583),白细胞(0.235),血红蛋白(-0.280),血小板(0.352),血清白蛋白(-0.396),红细胞沉降率(0.471),相关系性均优于单独的MES或Montreal分型。ROC曲线显示IMES=5分较MES=3分、E3、UCEIS≥6分预测患者近期接受全身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手术的价值更高。结论 IMES能更好地反映UC临床严重程度,与临床化验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3.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在小儿外科全麻术中的应用
陈启忠, 廖艺聪, 李志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 (
10
): 1584-1586.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2.10.21
摘要
(
2100
)
HTML
(
40
)
PDF(pc)
(669KB)(
736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术中持续小剂量输注艾司氯胺酮对小儿全麻术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量和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全身麻醉下小儿外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观察组)、B组(对照组),50例/组;A组于全身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注射0.1 mg/kg艾司氯胺酮,后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 2 μg/ (kg·min)至术毕;B组同时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术中瑞芬太尼使用量;记录所有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患者拔管后15、30、60 min时VAS评分,若VAS评分≥4分,静脉注射纳布啡0.3 mg/kg,可重复使用,并记录纳布啡总用量;记录所有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中使用瑞芬太尼量总量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拔管后15、30、60 min时VAS评分优于B组(P<0.05),且A组使用纳布啡总剂量低于B组(P<0.05)。结论 在小儿外科手术术中持续输注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可有效降低术中阿片类药物使用量,降低苏醒期疼痛程度,且不影响患者苏醒质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4.
寒冷胁迫可降低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和活动能力:通过介导脂代谢紊乱和应激反应异常
石 皓, 张 超, 赵嘉敏, 李逸文, 李允家, 李俊杰, 曾志云, 高 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 (
8
): 1159-1165.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2.08.07
摘要
(
2100
)
HTML
(
54
)
PDF(pc)
(1178KB)(
145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秀丽隐杆线虫成虫在低温环境下的脂代谢、应激反应变化。方法 将同步化后的野生型及基因修饰型秀丽隐杆线虫成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在20 ℃适宜条件和4 ℃低温暴露培养,观察其生存率、活动能力,评估非冷冻性极端低温对秀丽隐杆线虫成虫的寿命和活动能力影响;通过油红O染色和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检测,评价低温状态下秀丽隐杆线虫成虫脂代谢变化;通过线粒体荧光染色,应激相关基因、蛋白,抗氧化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评估低温对秀丽隐杆线虫应激水平的影响。结果 4 ℃低温环境显著降低秀丽隐杆线虫成虫寿命(P<0.0001)和活动能力(P<0.0001);同时,降低虫体脂质累积(P<0.05),降低脂肪酸合成和代谢相关基因fat-5,fat-6,fat-7,fasn-1,nhr-49,acs-2,aco-1表达 (P<0.01);低温增强了热休克蛋白hsp-70,hsp-16.2表达(P<0.05),但是降低了线虫线粒体数目(P<0.0001)和线粒体未折叠蛋白反应相关蛋白atfs-1的表达(P< 0.05),降低了抗氧化酶sod-2,sod-3,gpx-1表达(P<0.01)。敲除秀丽隐杆线虫fat-5基因,或nhr-49基因,或同时敲除fat-5和fat-6基因能够加重寒冷导致的活动能力抑制(P<0.05),并显著降低虫体24 h生存率(P<0.0001)。结论 4 ℃非冷冻性低温使得秀丽隐杆线虫线虫成虫转变为低物质代谢和低能量代谢的状态,出现脂肪代谢水平降低,线粒体数量和质控能力降低,进一步诱发应激相关基因高表达和抗氧化酶含量降低,导致秀丽隐杆线虫活动能力和寿命降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5.
11号染色体三体嵌合体病例的遗传学检测及分析
谢潇潇, 赵青冬, 付玉荣, 张文玲, 孟元光, 卢彦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 (
7
): 1057-1061.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2.07.14
摘要
(
2089
)
HTML
(
30
)
PDF(pc)
(1097KB)(
893
)
可视化
收藏
11号染色体三体嵌合体临床罕见,决策困难。本研究综合运用非侵入性产前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测序、荧光原位杂交等技术,对2例11号染色体三体嵌合体病例进行检测及遗传咨询。2例病例获得不同的妊娠结局,11号染色体三体的限制性胎盘嵌合胎儿表现为严重生长受限,孕25+3周终止妊娠,胎盘嵌合比例达44%;而11号染色体三体的胎儿真性低比例嵌合体,排除了单亲二倍体且超声无异常,经慎重的产前咨询后,选择继续妊娠至足月分娩,新生儿随访一年余,发育未见异常,妊娠结局良好。非侵入性产前检测对限制性胎盘嵌合具有一定的检测效能,但也可能漏诊胎儿真性嵌合体病例,非侵入性产前检测结果阳性而侵入性产前检测未发现异常的病例,需重视咨询并加强妊娠期管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6.
屎肠球菌QH06能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结肠黏膜损伤
库尔班乃木·卡合曼, 赵健锋, 穆凯代斯·艾合买提, 王汉铭, 朱稷蔚, 潘文涛, 卡思木江·阿西木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 (
7
): 976-987.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2.07.03
摘要
(
1853
)
HTML
(
41
)
PDF(pc)
(2364KB)(
88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屎肠球菌QH06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肠道菌群与肠道免疫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36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UC模型组和屎肠球菌组(12只/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2组以5% TNBS/乙醇灌肠法建立UC模型。造模成功后屎肠球菌组用屎肠球菌QH06灌胃干预,剂量为0.21 g/kg,正常对照组和UC组用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干预。干预14 d后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病理改变并评分,用RT-qPCR和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4、IL-10、IL-12和IFN-γ 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免疫组化和ELISA法检测TLR2蛋白表达量。利用Illumina Miseq 平台对各组大鼠肠道菌群测序同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最后肠道菌群和TLR2蛋白表达量、细胞因子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C组大鼠体质量下降(P<0.01),结肠组织损伤严重,病理学评分显著升高(P<0.01);ELISA 和RT-qPCR结果显示,IFN-γ (P<0.01),IL-12(P<0.01),TLR2(P<0.01)的蛋白表达水平和IFN-γ(P<0.05),IL-12(P<0.05),IL-10(P<0.05)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Illumina Miseq测序和分析显示,UC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P<0.05)、Ace指数(P<0.01)和Chao指数(P<0.05)降低。Enterobacteriaceae(P<0.01)增多,Burkholderiaceae(P<0.05)减少。与UC组相比,屎肠球菌组大鼠体质量增加(P<0.05),损伤减轻,病理学评分下降(P<0.05),结肠组织中IFN-γ(P<0.01),IL-12(P<0.05)、TLR2蛋白表达量(P<0.01)下调,IL-4蛋白表达量上调(P<0.05),IFN-γ(P<0.05)、IL-12(P<0.05)的mRNA表达量下调,肠道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P<0.05)、Ace指数(P<0.05)和Chao指数(P<0.05)升高。Enterobacteriaceae(P<0.05)减少,Burkholderiaceae(P<0.05)和Rikenellaceae(P<0.01)增多;肠道菌群、细胞因子含量和TLR2蛋白表达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FN-γ与Enterobacteriaceae呈正相关、而与Prevotellaceae,Desulfovibrionaceae、norank_o__Mollicutes _RF39,Clostridiales _vadinBB60 _group呈负相关;TLR2表达水平与 Clostridiales_ vadinBB60_ group,norank_o__Mollicutes_RF39 和 Prevotellaceae 呈负相关。结论 屎肠球菌QH06能减轻TNBS诱导的UC大鼠的结肠黏膜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普氏菌科等短链脂肪酸产生菌丰度的升高,TLR2介导的异常免疫反应的抑制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7.
VIPR1启动子甲基化促进转录因子AP-2α下调VIPR1的表达并促进肝细胞癌的生长
宁诗雨, 何春梅, 郭泽皓, 张 豪, 莫之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 (
7
): 957-965.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2.07.01
摘要
(
1794
)
HTML
(
87
)
PDF(pc)
(2191KB)(
79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IPR1)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低表达的转录调控机制和生物学功能。方法 肝癌细胞系Hep3B和Huh7常规培养,实验分为VIPR1启动子野生型组、启动子突变载体1组、启动子突变载体2组和启动子突变载体1+2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AP-2α表达对VIPR1启动子活性的影响;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DAC)处理肝癌细胞,焦磷酸测序法检测VIPR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变化;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检测AP-2α与VIPR1启动子的结合能力;Western blot检测AP-2α的敲减作用以及VIPR1的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两种细胞株中VIPR1的差异表达;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VIPR1过表达和敲减效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检测LV-NC组和LV-VIPR1组中肿瘤的体积和质量。结果 与VIPR1启动子野生型组相比,启动子突变载体1+2与AP-2α表达质粒共转染后,荧光素酶活性明显恢复(P<0.05);DAC处理后,VIPR1启动子甲基化水平降低,并且随着甲基化程度减弱,与VIPR1启动子结合的AP-2α显著减少(P<0.01);敲减AP-2α后,VIPR1表达上升;Huh7细胞株中VIPR1表达低于Hep3B细胞株,在两种细胞株中成功构建了VIPR1过表达和敲减模型,VIPR1过表达增加了G2/M期的细胞数量(P<0.01),凋亡细胞显著增加(P<0.001),细胞增殖受到抑制(P<0.001),而VIPR1敲低则相反。体内实验表明VIPR1过表达组的肿瘤体积减小(P<0.001),肿瘤量降低(P<0.05)。结论 HCC中VIPR1的启动子甲基化促进了转录因子AP-2α的结合,并且抑制了VIPR1表达,而VIPR1过表达可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促进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8.
基于多模态MRI脑影像的超分辨率重建
曹泽红, 刘高平, 张志强, 石 峰, 张 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 (
7
): 1019-1025.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2.07.08
摘要
(
1787
)
HTML
(
61
)
PDF(pc)
(1555KB)(
99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多模态脑影像数据的超分辨率合成模型将低分辨率的厚层数据重建成为高分辨率的薄层数据。方法 使用真实成对的多模态低-高分辨率MRI数据(2D-T1,2D-T2 FLAIR和3D-T1)设计结构约束的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网络,从不同模态的低分辨率MRI提取重要特征重建更高分辨率的T1图像。将T1作为主要模态使用图像全部信息,T2 FLAIR作为补充模态选取皮层下核团为关键区域进行信息增强。通过比较超分辨率重建图像与真实的高分辨率图像之间的灰度和结构相似性来确定网络的学习方向,同时通过脑分割工具获取重建图像和金标准图像的大脑解剖学结构信息,并将其作为重要约束条件来让重建模型自适应的学习大脑的组织结构特征,从而有效提升模型的重建性能。结果 在整体图像质量评价方面,该模型在149例测试集上的重建图像的平均PSNR值为33.11,SSIM为0.996,质量优于本文的其余对比方法生成的结果。在大脑解剖结构方面,我们的方法可以重建出较为清晰的脑沟、脑回以及皮层下核团,可视化结果显示了根据医学图像特性加入解剖学结构信息的有效性。分别使用单模态T1和多模态T1、T2 FLAIR进行图像重建的结果说明了有效选择第二模态关键区域的可行性。同时,在高分辨率图像作为金标准的情况下,使用本文提出的方法重建得到的超分辨率图像与使用低分辨率图像相比,在大脑灰质、白质和脑脊液上的体积测量平均精度有了较大的提升,灰质体积平均误差从3%降到1%,白质从18%降为了2%,脑脊液从35%降为了8%。结论 基于多模态的MRI脑影像超分辨率模型加入了同一组织的不同模态信息与解剖学信息,相比现有的方法,可以重建出更为接近真实高分辨率的图像,有望将其应用于临床诊疗流程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9.
基于氧化亚铜纳米颗粒的光热/化学动力协同策略体外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
温海飞, 黄显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 (
11
): 1732-1738.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2.11.19
摘要
(
1771
)
HTML
(
34
)
PDF(pc)
(2878KB)(
608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氧化亚铜(Cu2O)纳米的制备、物化表征及其胃癌抗肿瘤效应的作用。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动态光散射,Zeta电位分析及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方法分析Cu2O纳米的形貌、粒径大小及类芬顿性能,利用不同浓度的Cu2O纳米对细胞进行处理,并进行光照或者非光照处理,并分别采用细胞增殖-毒性实验(CCK-8)、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评估该纳米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效应。结果 制备的Cu2O纳米为100 nm左右的类圆形结构,在近红外光(NIR, 0.5/cm2)照射5 min后Cu2O纳米温度从25 ℃提高到50 ℃,同时Cu2O纳米在过氧化氢浓度和pH为近中性的条件下(pH=6.5)可催化大量活性氧(ROS)生成。CCK-8试验表明:相比于对照组,Cu2O纳米对胃癌细胞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增殖作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表明:Cu2O纳米能抑制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 Cu2O铜基纳米颗粒具备良好的光热性能、化学动力性能及抗肿瘤效应,是胃癌治疗的一种潜在新方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10.
程氏蠲痹汤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轴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的自噬
孙广瀚, 许 霞, 万 磊, 南淑玲, 王玉凤, 赵 黎, 程 卉, 王 坤, 刘 莹, 方妍妍, 孙 朗, 朱 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 (
11
): 1726-1731.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2.11.18
摘要
(
1758
)
HTML
(
22
)
PDF(pc)
(2851KB)(
660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程氏蠲痹汤(JBT)通过PI3K/Akt/mTOR信号轴调控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RA-FLS)自噬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4组:FLS组、FLS+JBT组、FLS+RAPA组、FLS+RAPA+JBT组。CCK8检测程氏蠲痹汤抑制RA-FLS的最佳浓度和时间,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小体的变化,自噬双标腺病毒实验观察细胞内自噬体、自噬溶酶体数量,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相关指标表达水平。结果 CCK8实验筛选结果表明JBT冻干粉浓度在0.5 mg/mL,培养12 h效果最佳。电镜结果与自噬双标腺病毒实验结果趋势相同,FLS组中自噬体少量存在,JBT加入能显著增加自噬体,自噬溶酶体较少。RT-qPCR结果显示,FLS+RAPA+JBT组较FLS组、FLS+JBT组、FLS+RAPA组相比,PI3K、Akt和mTOR的mRNA水平降低更明显(P<0.01)。WB分析显示,FLS+RAPA+JBT组较FLS组、FLS+JBT组、FLS+RAPA组相比,PI3K、Akt、mTOR蛋白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p-PI3K、p-Akt、p-mTOR、P62受到了明显抑制(P<0.05)。FLS+RAPA+JBT组较FLS组、FLS+JBT组、FLS+RAPA组相比,Beclin-1、LC3B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结论 程氏蠲痹汤可抑制RA-FLS的存活率,并可提高细胞自噬水平,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11.
CD40LG是与浸润性乳腺癌肿瘤微环境中免疫和基质相关的预后标志物
郭 丽, 马银玲, 李 婷, 李金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 (
9
): 1267-1278.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2.09.01
摘要
(
1750
)
HTML
(
93
)
PDF(pc)
(5612KB)(
73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旨在寻找与浸润性乳腺癌(BRCA)发生相关的肿瘤微环境(TME)相关基因,以预测其预后并为临床提供治疗靶点。方法 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检索到RNA转录组数据和临床相关数据。利用ESTIMATE 算法计算基质评分和免疫评分。然后通过取交集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利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和单变量COX回归分析来确定DEGs中的核心基因。选取一个核心基因进行GSEA集富集分析和CIBERSORT分析,以分别区分核心基因表达的功能和肿瘤浸润免疫细胞(TICs)的比例。最终用Western blot和qRT-PCR对CD40LG的表达水平进行临床验证。结果 从TCGA中提取了1222个样本(124个正常样本和1098个肿瘤样本)进行分析,共获得了487个DEG。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与免疫相关的途径中。进一步的交叉分析揭示了11个关键基因,包括 CD40LG、ITK、CD5、CD3E、SPN、IL7R、CD48、CCL19、CD2、CD52和CD2711,这些基因被证明与乳腺癌TME状态相关。挑选了CD40LG进行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CD40LG高表达BRCA患者的总生存期(OS)比低表达BRCA患者更长(P=0.002),并且CD40LG表达在TNM 分期、肿瘤大小方面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SEA 和 CIBERSORT 分析表明CD40LG的表达与TME中的免疫活性有关。Western blot和qRT-PCR结果显示CD40LG在乳腺癌细胞及癌组织中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低于乳腺正常细胞及癌旁组织(P<0.05)。结论 CD40LG在TME中高表达与BRCA患者的生存呈正相关,所以CD40LG可能是一种新的用于预后预测的生物标志物。其生物学行为可能促进我们对肿瘤进展的分子机制和靶向治疗的理解。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12.
过表达miR-607通过下调TRPC5表达抑制肝细胞癌的生长和转移
李 超, 陈双江, 姜业臻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 (
11
): 1587-1593.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2.11.01
摘要
(
1732
)
HTML
(
948
)
PDF(pc)
(2165KB)(
752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miR-607异常表达在肝细胞癌(HCC)中的临床意义及对肝癌细胞生长转移的影响。方法 荧光定量PCR检测45对HCC及癌旁组织中miR-607表达,分析miR-607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相关性。通过转染miR-607 mimics提高HCC细胞(Huh-7和HCCLM3)内miR-607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流式细胞仪、划痕愈合实验及transwell小室模型分别检测过表达miR-607对HCC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miR-607是否与潜在靶点TRPC5的mRNA 3'-非翻译区直接结合。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miR-607对HCC细胞内TRPC5、CCND1、MMP2表达及Akt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MiR-607在HCC组织及HCC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miR-607低表达与肿瘤直径>5 cm、血管侵犯及较晚TNM分期(III+IV)密切相关(P<0.05)。过表达miR-607抑制HCC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诱导细胞凋亡(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证实 miR-607 与 TRPC5 mRNA 3'-非翻译区直接结合(P<0.05)。过表达 miR-607 抑制HCC细胞内TRPC5、CCND1及MMP2表达并下调Akt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 miR-607低表达与肝细胞癌恶性临床特征密切相关,miR-607可能通过下调TRPC5表达进而抑制Akt通路激活来发挥抗HCC生长转移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13.
JAG1影响血管生成并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和粘附
刘俊平, 石宇彤, 吴敏敏, 徐梦岐, 张凤梅, 何志强, 唐 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 (
7
): 1100-1108.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2.07.21
摘要
(
1727
)
HTML
(
42
)
PDF(pc)
(3913KB)(
97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JAG1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恶性表型的影响,并研究乳腺癌微环境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TNBC细胞231和231B,Q-PCR实验检测Notch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动物实验将雌性裸鼠分为231组和231B组,5只/组,乳腺脂肪垫分别注射231和231B细胞1×106/只。4~6周取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实验。使用JAG1重组蛋白处理231细胞和DAPT处理231B细胞,实验分4组:231空白对照组;rJAG1处理231组;231B空白对照组;DAPT处理231B组。用CCK-8法、Hoechst 33258染色实验、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和内皮细胞粘附实验检测TNBC的生物学特性变化。使用Western blot检测231和231B生物学特性相关蛋白的水平。接下来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HUVEC,TNBC条件培养基处理HUVEC,实验分5组:(1)HUVEC阴性对照组;(2)231空白条件培养基处理组;(3)rJAG1处理231的条件培养基处理组;(4)231B空白条件培养基处理组;(5)DAPT处理231B的条件培养基处理组。CCK-8实验和基质胶成管实验分别检测HUVEC的增殖与成管能力。结果 与231细胞相比,231B表达更高的JAG1(P<0.05)。231B肿瘤表达更高的VEGFA和CD31。与231空白组相比,rJAG1处理组中231细胞的迁移、侵袭和粘附能力明显受到促进(P<0.05)。Twist1和Snail的蛋白水平均增加(均P<0.01),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增加(P<0.05),而DAPT明显抑制231B的相关现象和指标。JAG1过表达的条件培养基增加了HUVEC的细胞数以及成管数量(P<0.05)。结论 JAG1可能影响TNBC的恶性表型,并促进微环境的血管生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14.
超声S-Detect技术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程扬眉, 夏 群, 王 俊, 解红娟, 余 奕, 刘海华, 姚志正, 胡金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 (
7
): 1044-1049.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2.07.12
摘要
(
1702
)
HTML
(
30
)
PDF(pc)
(1120KB)(
537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超声S-Detect 技术在乳腺肿块病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S-Detect 技术及常规超声对62例女性患者总计85个乳腺肿块进行诊断,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常规超声与S-Detect技术的诊断效能。结果 低年资医师常规超声诊断效能低于S-Detect技术(P<0.05),中年资、高年资医师常规超声诊断效能与S-Detect技术无显著差异(P>0.05)。S-Detect技术与高年资医师诊断结果呈正相关(r=0.97)。S-Detect技术长轴切面和长轴垂直切面的诊断效能无显著差异(P>0.05)。中年资医师常规超声诊断直径≤20 mm乳腺肿块的效能优于S-Detect技术(P<0.05),但诊断直径>20 mm乳腺肿块的效能低于S-Detect技术(P<0.05)。结论 S-Detect技术可用于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其诊断效能可达到中、高年资医师BI-RADS分类的诊断水平,但在诊断直径不足20mm乳腺肿块时的效能并不十分理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15.
FNDC1在肺腺癌中高表达并与不良预后相关
洪海宁, 朱浩楠, 李 超, 臧 超, 桑海威, 陈力维, 王安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 (
8
): 1182-1190.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2.08.10
摘要
(
1687
)
HTML
(
58
)
PDF(pc)
(1853KB)(
1783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Ⅲ型纤连蛋白结构域1(FNDC1)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GEO数据库及GEPIA预 测FNDC1在肺腺癌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对92例肺腺癌组织及配对的相邻正常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验证FNDC1的表达。分析FNDC1表达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使用Cox生存分析进一步研究其预后价值。 结果 GEO数据库及GEPIA结果显示,肺腺癌组织中FNDC1的表达水平高于其配对的正常组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FNDC1蛋白表达量较高的患者的总生存期较短(P=0.035,0.036,0.00029)。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肺组织相比,肺腺癌组织FNDC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01)。FNDC1蛋白的高表达与临床分期(P=0.044)、T分期(P=0.047)、N分期(P=0.003)存在相关性。Cox单变量及多变量回归生存分析结果显示,FNDC1表达水平增加是肺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FNDC1蛋白在肺腺癌患者中高表达且与肺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不可分,有可能成为判断肺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标志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16.
FUT8调控TGF-β1介导的肺成纤维细胞纤维化的机制
高崴崴, 刘待见, 张晓萍, 冯青青, 刘 颖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 (
8
): 1166-1173.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2.08.08
摘要
(
1655
)
HTML
(
36
)
PDF(pc)
(1449KB)(
784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α-1,6岩藻糖基转移酶(FUT8)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增殖、迁移和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博莱霉素组、sh-NC组和sh-FUT8组,应用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情况。细胞实验分别设置对照组:MRC-5正常培养;TGF-β1组:TGF-β1处理MRC-5;si-NC组:si-NC转染MRC-5后TGF-β1处理;si-FUT8组:si-FUT8转染MRC-5后TGF-β1处理;Gal-3组:si-FUT8和pcDNA3.1-Gal转染MRC-5后TGF-β1处理。CCK-8和BrdU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 A)、I型胶原蛋白(COLIA1)和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水平。同时,免疫共沉淀检测了FUT8与半乳糖凝集素-3(Gal-3)的作用及沉默FUT8对FAK/Akt信号通路的调节。结果 沉默FUT8显著降低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组织细胞外胶原沉积。沉默FUT8抑制TGF-β1介导的细胞增殖(186.81±6.29 vs 118.09±9.48,P<0.05)和迁移。FUT8缺失下调α-SMA、COLIA1和F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此外,FUT8可直接与Gal-3作用。沉默FUT8下调Gal-3的表达并抑制FAK/Akt信号通路,过表达Gal-3逆转FUT8对细胞增殖、迁移和纤维化的作用(P<0.05)。结论 FUT8通过调控Gal-3调控TGF-β1介导的MRC-5细胞增殖、迁移和纤维化,FA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这个过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17.
Fkbp38基因缺失导致小鼠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基于激活mTOR通路并诱导细胞凋亡
周玉霞, 赵茴茴, 帅 领, 佘加杰, 刁瑞英, 汪丽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 (
11
): 1611-1617.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2.11.04
摘要
(
1643
)
HTML
(
55
)
PDF(pc)
(2409KB)(
671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他克莫司结合蛋白38(Fkbp38)在卵泡发育中的作用及其缺失导致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机制。方法 采用Cre-loxp系统构建卵母细胞特异性敲除Fkbp38转基因小鼠,并应用PCR鉴定小鼠基因型,然后在蛋白水平上验证Fkbp38在卵母细胞中的敲除效果。通过HE染色在显微镜下计数敲除小鼠与同窝对照小鼠卵巢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及窦卵泡数量分析卵母细胞缺失Fkbp38基因对小鼠卵泡发育的影响。通过繁殖实验及ELISA实验检测小鼠繁殖能力及血清性激素水平,明确卵母细胞敲除Fkbp38基因对卵巢功能的影响。TUNEL法检测敲除小鼠与同窝对照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情况。检测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下游靶蛋白磷酸化核糖体S6(PS6)活性验证Fkbp38基因对mTOR信号通路的影响。IF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及Bcl2-Associated X(BAX)表达明确Fkbp38基因敲除对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结果 卵母细胞特异性敲除Fkbp38转基因小鼠模型构建成功。敲除小鼠较对照小鼠表现出生育力下降,性激素水平紊乱,卵巢内原始卵泡、初级卵泡和次级卵泡数均显著减少(P<0.05),引起POI样改变。卵母细胞特异性敲除Fkbp38基因后,mTOR信号通路激活,颗粒细胞凋亡增加,卵母细胞内BAX蛋白表达增强,Bcl-2蛋白表达减弱,BAX/Bcl-2蛋白比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 Fkbp38在卵泡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缺失致POI发生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mTOR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而引起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18.
肾细胞癌与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鉴别分类模型:基于随机投影的多分类器分层融合框架
莫天澜, 吴煜良, 杨蕊梦, 甄 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 (
8
): 1174-1181.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2.08.09
摘要
(
1641
)
HTML
(
46
)
PDF(pc)
(1215KB)(
455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基于随机投影的多分类器分层融合的分类模型对良性肾小肿块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 cm)(AMLwvf)和恶性肾小肿块肾细胞癌(RCC)的鉴别能力。方法 回顾性收集163例经病理证实存在肾小肿块的患者,其中118例为肾细胞癌,45例为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对平扫CT图像中病灶面积最大的代表性切片进行目标感兴趣区域(ROI)勾画,利用放射组学特征构建一个层次型的融合框架。在投影域水平上对同质分类器进行融合,然后在分类器水平上对融合结果进行进一步融合,最终得到基于随机投影的多分类器分层融合的AMLwvf和RCC鉴别分类模型。采用五折交叉验证方法和特异性(SPE)、灵敏度(SEN)、准确率(ACC)、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AMLwvf与RCC鉴别分类模型的性能。将本研究所提模型与使用单一基分类器算法以及几种传统的集成模型对AMLwvf和RCC的鉴别分类能力进行定量比较,验证本研究所提鉴别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 投影数设置为10时,本文提出的分层融合鉴别模型在所有指标上获得最好的结果。基于投影数为10的前提,五折交叉验证结果显示本研究所提出的基于多分类器分层融合的AMLwvf和RCC鉴别分类模型的SPE、SEN、ACC、AUC分别为:0.853、0.693、0.809、0.870。结论 基于随机投影的多分类器集成分类系统构建的AMLwvf和RCC鉴别模型可以很好地对 AMLwvf 和 RCC 进行鉴别分类。同时与基于单一分类器算法以及其他多分类器集成系统构建的AMLwvf和RCC的鉴别模型相比,本文所提出鉴别模型在AMLwvf和RCC的鉴别分类任务中具有较大优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19.
脂多糖刺激巨噬细胞分泌含miR-155-5p的外泌体促进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及迁移
林嘉宜, 娄安妮, 李 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3, 43 (
6
): 994-1001.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3.06.15
摘要
(
1635
)
HTML
(
15
)
PDF(pc)
(3369KB)(
83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脂多糖(LPS)刺激下的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及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以100 ng/mL丙二醇甲醚醋酸(PMA)处理人THP-1巨噬细胞24 h,诱导其分化为巨噬细胞,给予脂多糖刺激后收集巨噬细胞的培养上清,运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并加以鉴定。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外泌体中miR-155-5p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共培养体系观察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肝星状细胞LX2增殖、氧化应激、迁移和I型胶原等纤维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同时,LX2转染miR-155-5p-mimics及miR-155-5p-inhibitors分别过表达和干扰miR-155-5p,从正反两方面去验证miR-155-5p对LX2功能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SOCS1以及其下游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相比,经脂多糖刺激后巨噬细胞的外泌体处理的LX2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增强,氧化应激水平和I型胶原等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巨噬细胞经脂多糖处理后分泌的外泌体中miR-155-5p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miR-155-5p过表达的LX2中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强,氧化应激水平和I型胶原等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干扰miR-155-5p表达发挥相反的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miR-155-5p抑制 SOCS1 的表达,促进 p-Smad2/3、Smad 2/3 和 RhoA 蛋白表达(P<0.05)。结论 脂多糖刺激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iR-155-5p促进肝星状细胞的活化、迁移、氧化应激及胶原生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
20.
黄芪多糖减轻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大鼠的血脑屏障损伤:基于抑制P2X7R通道
袁 巧, 谢丽英, 陈朝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22, 42 (
11
): 1705-1711. DOI:
10.12122/j.issn.1673-4254.2022.11.15
摘要
(
1634
)
HTML
(
25
)
PDF(pc)
(1361KB)(
779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黄芪多糖(APS)通过P2X7R通道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 建立血脑屏障体外模型及OGD模型,通过试漏实验对体外血脑屏障的形成进行初步判断,LC-MS检测APS对血脑屏障体外模型通透性的影响。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MCAO+生理盐水组、MCAO+APS组,6只/组。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3 d;建立MCAO模型,造模成功后,MCAO+生理盐水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3 d;MCAO+APS组大鼠腹腔注射APS(45 mg/kg),连续3 d。取大鼠脑组织、血清,进行依文思蓝(EB)含量测定,制作标准曲线得到吸光度值换算成EB含量以评价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运用ELISA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变化情况;运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P2X7R表达水平。结果 经过APS处理可修复ATP或OGD状态下血脑屏障的完整性。与对照组相比,MCAO+生理盐水组、MCAO+APS组大鼠脑组织EB含量增多(P<0.01)、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大(P<0.01),与MCAO+生理盐水组相比,MCAO+APS组大鼠脑组织EB含量减少(P<0.05),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MCAO模型大鼠脑组织中ATP含量减少(P<0.05),MMP-9、P2X7R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MCAO+生理盐水组相比,MCAO+APS组ATP含量有所恢复(P<0.01),MMP-9 、P2X7R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黄芪多糖通过稳定脑缺血缺氧状态下的内环境,下调MMP-9表达水平,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起到对MCAO模型大鼠脑组织保护作用;并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2X7R通道相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
评论
(
0
)